古田會議與黨和紅軍建設綱領的制定
在農村游擊戰爭環境中,紅軍是以農民為主體組織起來的,紅軍中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黨員占多數。在這種條件下,如何克服黨內和軍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把黨建設成為無產階級先鋒隊,把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成為亟待解決的根本性問題。 毛澤東十分重視黨和軍隊的建設,早在井岡山時期就認識到,“無產階級思想領導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紅四軍出擊贛南、閩西后,在軍隊建設問題上領導人之間產生了一些不同看法,軍內存在的單純軍事觀點、流寇思想和軍閥主義殘余等非無產階級思想有所發展。 1929年6月22日,紅四軍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在福建龍巖召開。毛澤東打算通過總結過去斗爭經驗,解決紅軍建設中的主要問題。但他的正確主張未能被多數人所認識和接受。大會改選了前委,原由中共中央指定的前委書記毛澤東沒有當選,陳毅當選為前委書記。會后,毛澤東到閩西協助指導地方工作。8月,陳毅到上海向中央匯報紅四軍工作,前委書記由朱德代理。 9月28日,中共中央發出給紅四軍前委指示信(即九月來信)。這封信是陳毅按照周恩來多次談話和中共中央會議的精神代中共中央起草并經周恩來審定的。九月來信指出:“先有農村紅軍,后有城市政權,這是中國革命的特征,這是中國經濟基礎的產物”;明確規定紅軍的基本任務是:“一,發動群眾斗爭,實行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二,實行游擊戰爭,武裝農民,并擴大本身組織;三,擴大游擊區域及政治影響于全國?!敝甘拘欧治隽思t四軍黨內的實際情況,著重指出:“只有加強無產階級意識的領導,才可以使之減少農民意識”;對于紅軍中的錯誤觀念,“前委應堅決以斗爭的態度來肅清之”。指示信強調:應將“黨的一切權力集中于前委指導機關”;同時,“前委對日常行政事務不要去管理,應交由行政機關去辦”。這樣,中共中央對紅四軍黨內發生的爭論問題作出了明確的結論。指示信要求紅四軍前委和全體干部戰士維護朱德、毛澤東的領導,毛澤東“應仍為前委書記”。 12月下旬,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召開。這就是古田會議。會上傳達了中共中央指示信。大會通過了八個決議案,其中最重要的是關于糾正黨內錯誤思想的決議案。 古田會議決議的中心思想是要用無產階級思想進行軍隊和黨的建設。 在軍隊建設方面,決議規定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必須絕對服從黨的領導,必須全心全意為著黨的綱領、路線和政策而奮斗;批評了那種認為軍事和政治是對立的單純軍事觀點。決議再次提出紅軍必須擔負起打仗、籌款和做群眾工作這三位一體的任務,批評了只是走州過府、流動游擊、不愿做建設政權的艱苦工作等思想傾向。決議強調要加強紅軍政治工作,特別是政治教育工作。 在黨的建設方面,決議強調了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性,指明了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表現、來源及糾正辦法。決議還提出了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的任務,要求“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生活”,指出以后發展新黨員要注重質量,黨員的條件是:(1)政治觀念沒有錯誤的(包括階級覺悟)。(2)忠實。(3)有犧牲精神,能積極工作。(4)沒有發洋財的觀念。(5)不吃鴉片,不賭博。 古田會議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共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書記。 古田會議決議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它初步回答了在黨員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情況下,如何從加強黨的思想建設著手,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的問題;初步回答了在農村進行革命戰爭的環境中,如何將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為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決議所規定的基本原則不但很快在紅四軍得到貫徹,后來在各地紅軍中也逐步得到實行。古田會議決議是黨和人民軍隊建設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摘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